【潇湘家园】交友|文学社区

搜索
查看: 336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宜与忌

[复制链接]

1655

主题

1655

帖子

1655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1655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2-12-19 02:02:4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  可以说,阐明人生哲学最简洁且安全的两个字当属:宜与忌,既知明朗所向,又悉禁忌所在。前者于己有益,后者与人无害。
  
  合"宜",无疑已经成为一则人际处世的"金科玉律"--知进退,明轻重,懂刚柔,有分寸。活得明白,活得通透。
  
  明白,通透,其实就是强烈的清醒。进有限,退有度;得不过喜,失不过悲。这种通透不是忍无可忍之时,无须再忍的义胆侠肝,也非一忍再忍的心宽胸阔,而是准确的判断和适恰的选择。
  
  确认本身适合什么远比明确本身想要什么要难得多。由于前者往往必要历经探索、对比、分辨的过程,这种能力的获取,显然会比直达一个目标意义深远得多。渔和鱼的差别,也在此处。
  
  一日,苏轼饭后闲步,拍着肚皮问左右侍婢:"你们说说看,此中所装何物?"一说,都是文章,东坡不以为然;一说,满腹智慧,东坡也以为不够恰当。此时,朝云答说:"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。"苏轼捧腹大笑。苏轼此后的沉浮起落搁笔不说,正是彼时的那份不"合宜",才使他遭迁官贬谪,以至招致祸灾。
  
  可见,合宜,要安"分"守"常",如此便可安全。这"分",这"常",便是尺度,便是空间。如果过度,将不仅不利于决策,甚至适得其反。
  
  什么才叫合宜呢?古人早已告知了我们:言宜慢,心宜善,行宜敏,骨宜刚,气宜柔,志宜大,胆宜小,心宜虚,言宜实,慧宜增,福宜惜,虑不远,忧亦近。
  
  毫无顾忌的人,开始之前从不深思结局,无近忧,不远虑。那种不管不顾的果决,如同冒险,看似是无惧天地的丰沛勇气,实则不过是自我壮大的假象。
  
  一個人不可能,也不应该没有畏惧之心。"物忌全胜,事忌全美,人忌全盛。"恰恰是,越多柔情越多羁绊,有多慈悲有多良善。善战为士,止战为将。真正心济苍生的将王,是宁舍功与名,也不愿在刀兵之上建功扬名。战火里走出来的人知道,不论是失败,还是胜利,同样不幸。
  
  即便回到一个人的世界,一切也并非百无禁忌。这份顾忌,便是节制。一个未便说开的话题,不说,方可皆大欢喜;对所有人,没有干涉没有打扰,不评头论足地缄默......这样的高贵,此时就会将人剥离泱泱人群,坐拥一片安谧。轰轰烈烈,全在心里面了。人情相通,事理相同,尘事看不穿往往正是由于人们不愿置身事外,没能让本身真正地平静并冷却下来。
  
  热闹之后,方见水落石出,此时,当方则方,该圆就圆--若需凋零,自当开尽花期;若需行路,自当戴月披星。跟不喜好的人,宜沉默,忌违意讨喜;青春如果太过艰巨,太长了不好,宜涅槃,忌拒绝成长。不在错误的关系里颠沛流离;不在应当欣欣向荣的年纪无所事事。该本身担当的责任,绝不过早地交出去;深情也好,薄缘也罢,莫负莫忘,一路初心......
  
  宜,是有可为;忌,是有不可为。曾国藩曾说,可为之事,当尽力为之,此谓尽性;不可为之事,当经心从之,此谓知命。
        

免责声明: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站长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潇湘家园  

GMT+8, 2025-7-2 00:57 , Processed in 0.120118 second(s), 3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Copyright © 2018 - 2025 潇湘家园 保留所有权利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